霸王龍恐龍皮套(定制需提供操作人員身高與鞋碼)
(1)顏色:根據圖片或買方定制
(2)重量:22公斤
(3)材料:高質量的鋁、海綿、硅橡膠
(4)電源:12 v
(5)聲音:咆哮與低鳴兩種聲音
(6)包裝:內部氣泡膜,外部為木箱或航空箱
(7)買家須知:需要提供操作人員身高,肩寬,鞋碼尺寸
(8)產品尺寸:長4米,高1.85米
(9)制作周期:15個工作日
(10)動作類型:嘴張合,眨眼,頸部轉動,身體左右,尾巴擺動,漫步,跑步
(11)配件附件:充電器,電池盒與電池,項圈,寵物鏈,修復材料
在談到中國的恐龍發掘史時,不能不提及1927年在北平成 立的中國瑞典西北科學考察團。它是由瑞典探險家斯文.赫定 領導的。考察團從1928年開始工作,時間達7年之久,考察內 容涉及地質、古生物、氣象、地理、考古等學科,取得了很大的成 績。這里要特別提到的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袁復禮〔1893? 1987〉教授以及瑞典的布林教授。袁復禮是我國杰出的地質古 生物學家,1928年至1932年參加該隊工作,初為隊員,后為中 方代理隊長。
他在西北5年的野外工作中,發現了許多有價值 的似哺乳爬行動物化石,均交與楊鐘健研究。同時他還發現了 一種蜥腳類恐龍一一天山龍,也由楊鐘健研究。布林是著名的 古生物學家,192?~1928年曾參加周口店的發掘工作,1929年 至1933年參加中瑞西北考察團的活動。他在內蒙古、甘肅同時 采到了微角龍化石,在內蒙古還采到了原角龍化石,這些都記載 于他1953年在瑞典出版的《甘肅、內蒙古的爬行動物》這一專著 中。
在寧夏自治區,中國的科學家還發現了繪龍和鸚鵡嘴龍等 化石。這些恐龍化石后來都是楊鐘健研究的。其中繪龍被定名 為寧夏繪龍,它是谷氏繪龍的同物異名。谷氏是指美國參加中 央亞細亞考察團的化石采集專家谷蘭階;過去譯為谷蘭階,按照 新華社譯名資料組1985年出版的《英語姓名譯名手冊》,應譯為 格蘭杰,谷氏繪龍則應稱為格氏繪龍。